國內木材市場行情怎么樣,最新海關數據顯示,2025年3月,全國原木及鋸材進口量達到545萬立方米,對比2024年同期下降9%,環比2月增長21%;進口金額達到11億美元,同比下降11.4%,環比2月增長19%。
其中,2025年3月中國原木進口317萬立方米,對比2024年同期下降6%,環比2月進口增長21%,平均進口單價下降7%;鋸材進口229萬立方米,同比下降14%,環比2月進口增長21%,平均進口單價上漲2%。就環比而言,3月原木和鋸材進口均呈現增長趨勢。
從國家地區來看,3月新西蘭、俄羅斯和泰國依舊穩居我國木材進口前三來源。其中,新西蘭進口同比增長7%至179.6萬立方米,進口金額同比下降1%;俄羅斯進口量和進口金額分別下降2%和1%至128萬立方米,2.64億美元;進口自泰國下降8%至46萬立方。
值得注意的是,截至3月,到港的美國木材數量同比下降23%至19.5萬立方米,其中原木進口下降9.4萬立方米,同比下降19.6%。由于3月4日我方宣布因在進口美國原木中檢出小蠹、天牛等檢疫性林木害蟲,決定暫停美國原木進口,以及美方對華濫施關稅,至此美國木材在中國市場已無接受可能性,后續一段時間內,美國輸華木材數量將降至為“零”。
從進口的主要材種看,2025年3月,中國針葉原木及鋸材累計進口370萬立方米,同比下降8.6%;進口金額達到5.77億美元,同比下降12%。其中,針葉原木總進口量為231萬方,同比減少2%,環比增加27%;針葉鋸材進口量達到112萬立方米,同比下降16.7%,環比增長24%。
3月其余材種進口情況,如桉木原木進口下降45%至5.29萬立方米;白蠟鋸材進口下降9%至3.47萬立方;輻射松(原木及鋸材)進口173萬立方米,同比增長5.7%;紅松和樟子松(原木及鋸材)進口量同比增長13%至53.6萬立方米;花旗松(原木及鋸材)進口11萬立方米,同比下降12.7%。
總體上看,一季度(1月至3月),全國累計進口原木及鋸材1390萬立方米,對比2024年同期下降10.6%;進口金額達到28.56億美元,同比下降9.8%。其中,一季度原木進口量同比下降9%至807萬立方米;鋸材同比下降13%至584萬立方。
受市場需求波動、春節假期停工停產,以及政策調整等影響,一季度木材進口整體出現需求收縮情況,盡管2月(+15%)和3月(+21%)進口環比呈現增長趨勢,但這主要得益于季節性補庫行為(如春節后復工),而非長期趨勢反轉。同時,后續的美國木材“歸零”沖擊,這將加速中國轉向新西蘭、俄羅斯、東南亞(如泰國、越南)或歐洲等替代市場,但也可能推高部分材種價格。
推薦閱讀:
根據最新市場數據,2025年5月國內木材市場行情呈現以下特點:
1. 進口量同比下降,但環比有所回升
2025年3月,全國原木及鋸材進口量545萬立方米,同比下降9%,但環比2月增長21%。
一季度(13月)累計進口量1390萬立方米,同比下降10.6%,進口金額28.56億美元,同比下降9.8%。
主要進口來源國:新西蘭(179.6萬立方米,+7%)、俄羅斯(128萬立方米,2%)、泰國(46萬立方米,8%)。
2. 美國木材進口歸零
由于檢疫問題(檢出小蠹、天牛等害蟲)及關稅政策,3月起美國木材進口量降至零,預計短期內不會恢復。
3. 價格走勢分化,部分地區降價
北方市場(山東、河北、江蘇):5月初部分木材價格下跌,如山東鐵杉、白松、花旗松下跌70元/立方米,江蘇鐵杉下跌30元/立方米。
針葉原木價格:整體穩定在800元/立方米左右,但不同地區存在差異,如山東日照輻射松790元/方,江蘇4米輻射松810元/方。
4. 市場需求疲軟,季節性影響明顯
剛果(金)木材進口:12月對華出口下降40%,2月單月銳減73%,反映市場需求低迷。
橡膠木價格:泰國橡膠木12月進口量同比下降9%,但2月環比增長41%,短期補庫需求推動。
淡季預期:67月市場將逐步進入傳統淡季,下游工廠開工率降低,需求可能進一步收縮。
5. 政策調控與市場展望
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約談大宗商品企業,要求穩定價格,打擊囤積居奇、哄抬價格等行為。
未來趨勢:短期內價格可能繼續承壓,但長期看,隨著基建項目(如4月新開工1.65萬個項目)和房地產回暖,需求或逐步釋放。
總結
當前國內木材市場呈現 “進口下降、價格分化、需求疲軟” 的特點,受政策、季節性和國際市場變動影響較大。未來需關注政策調控、替代進口來源(如新西蘭、俄羅斯、東南亞)及基建需求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