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購截止日期:2039-05-25
發布日期:2025-05-27 11:40
價格要求: 不限 | 包裝要求: 不限 | 所在地: 全國 |
---|---|---|
采購單位: | 聯系人: | 有效期至: 2039-05-25 |
長期回收紅木家具廠閑置處理木材品類不限:緬甸花梨 緬甸酸枝 柚木 蛇紋木 墨西哥黃金檀 微凹黃檀 大紅酸枝 花枝 刺猬紫檀 大葉紫檀 科檀 烏木紫光檀 高棉 黑檀 皮灰 血檀 檀香 小巴花 緬茄 絨毛黃檀 綠檀 刀狀黑黃檀 闊葉黃檀等聯系電話:15722742019
推薦閱讀:
紅木原料為何暴跌?
紅木原料價格的暴跌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,以下是對此現象的詳細分析:
1. 政策收緊與國際貿易限制
產材國出口管制:東南亞和非洲的主要紅木產材國(如緬甸、老撾)近年來加強了對非法采伐和出口的打擊,導致合法供應減少。但若此前市場依賴走私渠道,政策收緊可能反而導致合法渠道供應不足,而走私減少可能造成短期市場混亂。
中國環保政策:國內對紅木加工企業的環保要求趨嚴,部分企業因無法達標而減產或關閉,抑制了原料需求。此外,2017年《CITES公約》將多種紅木列入保護,限制跨境貿易,進一步壓縮了供應。
2. 經濟環境與需求萎縮
經濟下行壓力:全球經濟增速放緩,尤其是中國經濟增長趨緩,直接影響高端消費市場。紅木家具作為奢侈品,在經濟低迷時期需求顯著下降。
房地產市場疲軟:中國房地產行業調整導致新房裝修需求減少,紅木家具作為配套產品銷量下滑,連帶影響原料價格。
3. 市場投機泡沫破裂
炒作退潮:2010年前后紅木曾被資本瘋狂炒作,價格虛高形成泡沫。隨著投資者理性回歸和市場飽和,價格逐步回調至合理區間。
庫存積壓:此前商家囤積居奇,導致庫存高企。當需求驟減時,拋售庫存加劇價格下跌。
4. 消費者偏好與替代品沖擊
年輕消費群體崛起:80、90后更傾向簡約、現代風格家具,傳統紅木家具的繁復設計吸引力下降。
替代材料競爭:仿紅木復合材料、新型環保木材(如竹纖維)因性價比高、設計靈活,搶占市場份額,稀釋了紅木需求。
5. 長期資源枯竭與可持續性危機
生長周期長:紅木樹種需數百年成材,過度采伐導致資源瀕臨枯竭,長期供應不可持續。市場對未來供應的悲觀預期可能加速拋售行為。
環保意識增強:消費者和廠商更關注可持續發展,減少對瀕危紅木的依賴,轉向認證木材或再生材料。
6. 疫情等突發因素影響
供應鏈中斷:新冠疫情導致國際物流受阻,紅木進口成本上升且周期延長,部分廠商被迫尋求替代材料。
消費場景受限:疫情下社交減少,紅木家具作為身份象征的社交屬性價值下降,進一步抑制需求。
總結
紅木暴跌的本質是“資源稀缺性”與“市場需求”的背離。盡管紅木資源日益減少,但政策限制、經濟環境、消費變遷等因素導致需求端收縮更快,加之投機泡沫破裂,形成價格斷崖式下跌。未來,紅木市場可能分化:頂級稀缺品種(如海南黃花梨)仍具收藏價值,但普通紅木或將逐步被替代材料取代,回歸實用屬性。
身份未認證
供應數:0
采購數:1
采購數量:不限